西北师范大学云顶4008官网入口简介

一、基本情况

 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创办敦煌艺术学院舞蹈专业,2003年成立舞蹈系,2012年成立云顶4008官网入口,学院立足甘肃,服务西部,辐射全国,以传承华夏文明和发展艺术事业为己任,“德艺并进,文舞相融”为院训,培养具备舞蹈综合素养的艺术人才为目标。学院围绕敦煌舞派建设、丝绸之路舞蹈艺术人才培养、西北民间舞蹈实践,有效结合甘肃省基础艺术教育实际,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培养卓越舞蹈专业师资,为地域艺术传承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艺术学博士点,艺术学和舞蹈两个硕士学位点,设舞蹈学、舞蹈教育、舞蹈表演三个本科专业,舞蹈学、舞蹈教育为师范类专业,舞蹈学、舞蹈表演分别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甘肃省特色品牌专业。艺术学博士点招生方向为艺术创作与教育理论研究,艺术学硕士点有西北民间舞蹈研究、舞蹈教育研究两个方向;舞蹈硕士点有舞蹈编导、舞蹈教学两个方向。 

学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类别

代码

名称

获批时间

备注

艺术学(13)

1301

艺术学(博士)

2023

省级特色学科

1353

舞蹈(硕士)

2013

省级特色学科

本科专业

130205

舞蹈学

2001

省级一流专业

130204

舞蹈表演

2010

省级一流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130207T

舞蹈教育

2022

公费师范生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体育艺术中专部

兰州市歌舞剧院舞蹈教学点

2001

 

甘肃省歌舞剧院舞蹈教学点

2002

 

西北师范大学育才专修学院音乐教学点

2022

 

三、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42人,专任教师35人,正高5人,副高9人,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6人,柔性引进知名专家8人。教师队伍获批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甘肃省青年文化人才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1人、甘肃省技术标兵1人、甘肃省劳动模范1人、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

四、人才培养

   2001年办学至今,云顶4008官网入口已为社会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共计1800余人,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新疆、广东、海南、江苏、吉林、内蒙古均有西北师范大学舞蹈人奋斗的身影。西北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兰州资源环境技术大学、天水师范大学、河西学院、陇东学院、陇南师范学院等省内院校舞蹈专业教师均有我校毕业生。近五年,学生毕业率和授予学位率均达96%以上,毕业去向落实率年均达93%以上,毕业生职业能力满意度92%以上。

五、办学特色

1.培养高层次人才成果显著,为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培养卓越表演人才

   学院以甘肃省一流专业舞蹈学、舞蹈表演为依托,立足甘肃、辐射全国,培养高水平的艺术教育教学、舞蹈表演及舞蹈创作人才,很好的解决了甘肃舞蹈艺术人才短缺现状。

 

   开甘肃省舞蹈高等教育先河,为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培养卓越拔尖后备人才,在专业建设中积极推进“院团产学研”联合培养新机制,与甘肃省歌舞剧院《丝路花雨》剧组、兰州歌舞剧院《大梦敦煌》剧组探索开辟了“院团与高校”在中专、本科学段贯通的一体化舞蹈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两部经典舞剧培养了近百位主要舞蹈演员。舞剧《丝路花雨》新一代“英娘”扮演者康琦,是院团联合培养的典范,中专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体育艺术中专部,本科毕业于云顶4008官网入口舞蹈表演本科专业,硕士毕业于云顶4008官网入口舞蹈学专业,2022年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2. 以“敦煌舞派”建设为牵引,发掘西部特色资源,高水平科研与艺术创作成果迭出

   学院创作丝路风采、敦煌特色、红色基调、西部风格的文化艺术作品,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桃李杯”舞蹈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全国奖项9项;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4项,甘肃省“飞天奖”舞蹈比赛等奖项90余项;艺术创作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文联艺术创作基金项目、教育部美育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4项,省级项目20余项。推出《西北民间舞蹈研究》等高水平研究成果专著16部,智库、报告、论文63篇。荷花奖入围作品《莲生》、敦煌文艺奖作品《红流》、飞天奖作品舞蹈《幻·三危》《初唐57窟》《远声》《敦煌乐舞工作坊》等作品都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甘肃文艺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新思考,《初唐57窟》参加中国华服周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云顶4008官网入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组建团队着力打造“敦煌舞派”。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百年敦煌石窟乐舞艺术活态创演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敦煌艺术典型符号研究》、《河西走廊晚期石窟服饰谱系与中国多民族国家认同研究》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项目《敦煌之路》、中国文联艺术创作项目《我们看见了飞天》《胡腾韵》《敦煌守望》。2023年策划拍摄的60集剧《敦煌石窟乐舞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号上发布,荣登强国号“剧集榜”,为全国人民提供艺术知识的盛宴,深获广大读者喜爱。打造立足西北,辐射全国,开放共享,全国一流的敦煌优秀文化艺术传承高地,形成可操作性、可推广的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全新模式与典型经验的研究报告《关于打造“敦煌舞派”传承发展敦煌文化艺术的建议》得到甘肃省委领导的重要批示,为我省传承发展敦煌文化开拓了新的路径。

3.服务社会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强省积极作为

   学院助力甘肃文化大省建设,交流踏遍四大洲。多年来,学院承担孔院巡演、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晚会、中国上海世博会甘肃周开(闭)幕式、中国机器人大赛颁奖晚会、全国素质舞蹈教育高峰论坛专场演出、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第二、三届、五届)开闭幕式、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花开河州》大型文艺演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展演《春绿陇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甘肃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音乐舞蹈史诗《致敬百年》等国际、国内大型活动400余场。

  

   创作教学实验舞剧《吾道西行》,全景展现了以西北师大首任校长李蒸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师生为教育救国存续教育火种,西迁陕甘、文开秦陇,扎根西北、弘扬教化,以拓荒者的精神开启西北现代师范教育先河的感人图景,成为甘肃高校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诠释,校史教育的生动教材,课程思政的实践课堂。

4.创建新时代美育赋能乡村学校教育“四培”新模式

   学院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美美与共,坚持以“四培”行动推动形成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试点中小学的美育新格局,构建起集师资培训、教材研发、课程推进、学生素养、制度建设、现状调研为一体的六维美育培育新体系,为甘肃省美育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美育工作“西北师大模式”,谱写出新时代美育发展新篇章。持续推动对口支援学校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初步构建起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新局面。

  

   学院充分发挥“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计划”与“教育部敦煌艺术传承基地”的引领作用,依托“甘肃省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和“甘肃省高等院校舞蹈教育联盟”积极服务社会。近年来,与敦煌学院、兰州市十四所中小学、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建立艺术实践基地16个;学院连续6 年承担教育部“结对子·种文化”活动,针对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师资进行培训,让高质量教育资源向西向下扎根基层;《爱在远山——美育赋能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项目入选“全国高校美育优秀案例”,项目负责人登台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直播节目“新时代中华美育故事·第二讲”,讲述新时代西北师范大学的美育故事。


XML 地图